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开云官网:缩径揉捏工艺及模具规划


来源:开云官网    发布时间:2025-10-26 11:26:18

开云电竞:

  该工艺及设备的施行,在不添加工序和辅佐设备的条件下,一次行程完结了正挤缩径和反揉捏成形2道根本工序。模具惯例运用的寿命长,简略易操作、安全,上凸模修理、替换便利,零件质量安稳,一致性好,热处理后的零件强度、内部安排和外表上的质量满意产品要求。

  缩径冷揉捏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模具上部上凸模12选用锥形固定套2和螺纹衔接的螺帽13紧固,利于上凸模12定位和快速替换。上凸模12不设作业带,底端面周边不允许有圆角,在运用的过程中底端面可屡次修磨。

  关于有色金属薄壁零件,揉捏后零件通常被箍在上凸模12上[4]。因为该零件有对称缺,相对壁厚大,因此不设上退料。

  依据零件的成形特色,考虑模具调试简略、简略易操作,上凸模替换及作业端面修磨便利等方面,结合企业模具规划及制作规范和运用传统,挑选反揉捏成形工艺。因为正揉捏缩径和反揉捏成形总的断面改变率在资料的极限变形程度内,因此所选机械压力机,在缩径初始高度相应方位的作业角应小于压力机工程视点[3],正挤缩径与反挤成形工序从变形程度和机床相对压力,均满意工序组合条件。经过调整模具空间结构 ,确认了正挤缩径与反挤成形上下组合工艺计划。

  取坯料放入凹模3定位型腔内,上凸模12开端下行并与坯料上外表触摸,从而推进坯料进入凹模3缩径型腔并正挤缩径。上凸模12持续下行,缩径后的坯料被推入凹模3的反挤型腔并与下凸模5触摸。随着上凸模12的下行,坯料鄙人凸模5的效果下反挤变形,上凸模12行至下死点,坯料被揉捏成所需零件。

  回程时,上凸模12开端上行,因为揉捏零件受凹模3内壁外表的冲突力大于上凸模12的冲突效果力,上凸模12与揉捏零件开端滑移,逐步从揉捏零件中退出。当上凸模12行至挨近上死点时,退料设备在滑块、退料拉杆的效果下,触摸并推进退料杆7、下凸模5和揉捏零件向上运动,上凸模12和下凸模5至上死点,揉捏零件被推至凹模3坯料型腔,零件缩径反揉捏成形工序完结。

  坯料直径是由零件外径尺度所决议的,一般坯料尺度比零件尺度小0.1~0.3mm,关于尺度精度为挤圆A级,外圆直径为φ30mm,要求满意GB/T3191-98的2A12T4棒料,一般用揉捏缩径或机械加工的办法缩小原资料直径。正挤缩径的断面改变率<7%,反挤成形的断面改变率<63%[2],把正挤缩径和反挤成形的断面改变率合在一起为70%。

  零件如图1所示。该件为对称缺、杯形零件,资料:2A12T4棒料,挤圆A级,外圆直径为φ30mm,满意GB/T 3191-98,H≥12mm,零件型腔公役为H12,外径公役为h11,型腔底面与壁的笔直度≤0.02mm,零件不允许有压坑、裂纹。年产数万件。

  零件断面改变率<63%,坯料相对高度<25%,一次正挤或反挤成形均可满意零件尺度和方位精度要求[1]。

  因为揉捏零件外径小于坯料直径,因此为使揉捏零件简略从凹模3中取出和便利揉捏坯料的放入,下凸模5在上死点方位时,可经过调整退料拉杆使下凸模5上外表与凹模3上外表至少要坚持一个坯料高度的间隔。

  凹模的规划如图3所示,缩径反揉捏组合凹模选用了预应力套,有很大效果防备凹模的切向开裂。

  凹模腔分3部分,上部尺度D主要是对坯料起到定位效果,按坯料直径加0.1mm规划[6]。下部尺度d是零件反挤成形尺度,按零件尺度规划。中部圆锥型腔部分,主要是正挤缩径作业部位,上端按上部尺度D,下端按下部尺度d规划,锥度的巨细可依据零件坯料的变形程度和机床相对压力角确认[7]。

  模具下部,内装下凸模5的凹模3选用压板11固定,凹模3上半部分为正挤缩径型腔,下半部分为反挤成形型腔,在结构上选用了预应力套4组合凹模3[5]。除上凸模12和凹模3的本身导向外,预应力套4与模座6为空隙合作,可经过模座6上的调理紧定螺钉进行微调,保证凹模3与上凸模12同轴。

  下退料选用拉杆式退料设备(装有气垫的压力机,可选用机床下面的气垫设备),退料力经过退料杆7效果鄙人凸模5底部。下凸模5的上死点退料高度可调。

  [5]王洪友,万本善,徐杰.有用冲模结构图解与冲压新工艺详图及常用数据速查速用手册[M].北京:北京科大电子出版社,2005:76-80.

  [6]公营北京电子管厂.冲压与曲折机模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317-321.

  [7]李春庄.一种缩径揉捏模具:我国,1.1[P].2010-06-03.

  [1]翁其金.冷冲压与塑料成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333-336.

  [2]王孝培.冲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413-415.

  [3]锻工手册编写组.锻工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6:1-137.

  [4]杜东福,苟文熙.冷冲压模具规划[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63-264.

  【作者单位】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12;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12;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12;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12

上一篇:冷镦螺栓缩径模具内孔孔型设计

下一篇:华泰精密机械获得保压注塑模具专利进步注塑功率

更多>

相关推荐

  • 江淮和悦rs有定速巡航么

  • 奇德新材跌053%成交额740656万元后市是否有时机?

  • 打斗供给刀具判几年刑

  • 持枪抢手机模型判几年

开云官网 

开云官网               

公司电话:0769-81888426                  

公司传真:0769-81888421

联系人:王先生                       

咨询热线:+8613326882237               

电子邮箱:sales@baowomold.com                    

公司地址:东莞市长安镇沙头西坊西旺街5号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开云官网 技术支持:开云体育官网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粤ICP备18008862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